为用好用活社会大课堂,2025年暑期,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。“传承红色火种,照亮时代征程”实践团精神抖擞地踏上征程,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,走进一座座红色地标。青年学子怀揣敬仰,触摸历史温度,感悟信仰力量,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,用青春宣讲红色精神,让红色初心在新时代绽放光芒。
雷锋精神发祥地 雷锋纪念馆
首先踏进雷锋纪念馆,团员们瞬间被“把有限生命、投入无限服务”的磁场包围:补丁袜子、滚烫日记——平凡物件闪耀伟大光芒。雷锋用点滴善行标注初心的刻度,也为我们写下“奉献”的注脚。——从今天起,做新时代的那颗螺丝钉;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接力闪光。




解放战争转折点 辽沈战役纪念馆
随后,团队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。那场由东北野战军打响的战略决战,一举解放了东北;更为全国胜利奠基。逼真的战场复原、震耳的炮火回响,把先辈的智勇与无畏展现到眼前。青年们屏息凝望,心底升起同一束光——英雄不怕牺牲,吾辈更当担当,让红色火种在新征程上继续燎原!







抗美援朝出征地 抗美援朝纪念馆
最后步入抗美援朝纪念馆,枪痕弹孔的老钢盔;被冻裂的搪瓷缸;写满“胜利归来”的血色家书,把70年前那场“立国之战”拉到眼前。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剪影、上甘岭的炮火声,都在无声诉说: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,而是一次次用血肉换来的寸土不让。青年们静默伫立,把敬意折进队礼;也把“山河已无恙,吾辈当自强”的誓言悄悄刻进心底。



学习团成员感悟
24级计算机01班郑欣婷:
这个暑期的红色实践活动,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闸门;在纪念馆的展柜前,泛黄的书信里藏着家国情怀;褪色的勋章上凝着赤胆忠诚。在旧址的石阶旁,讲解员口中的英雄故事,让那些书本上的名字变得鲜活而滚烫。这份震撼化为心底的力量;让我更加笃定:传承不是口号,而是要把先辈的精神装进心里,在平凡的日子里踏实地走,用青春的力量续写时代的华章。
24级机制06班孙航:
阳光洒在广场的纪念碑上,“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的金色大字格外庄重。这场战役的胜利,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,更让无数家庭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。但和平从不是天然存在的,它需要有人守护,需要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。纪念馆的意义,不仅是纪念牺牲,更是提醒我们:今天的幸福生活,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;唯有珍惜当下、努力奋斗,才能告慰那些为和平献身的英灵,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。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,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它让我们读懂历史的重量;感受信仰的温度;更让我们明白:铭记过去,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。
24级机电02班邢怡涵:
步入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,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。一张张珍贵的照片、一件件斑驳的遗物,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。身为丹东人的我,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,但每一次我都会有全新的感受。我仿佛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跨过鸭绿江的决绝身影,感受到了他们保家卫国、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。这场立国之战,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与军威;也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。今日的和平与安宁,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我们当铭记历史、致敬英雄、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(图/文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审核/石佳)